第十個就是他所發揮的業,也就是他身、語、意能夠做出什麼樣的功能,他的業用是盡三際時,就是現在、過去、未來,窮一切法界處常將此法利益眾生,無休息沒有一個時間他是有曾經間斷過,停止過。所以這是他的業用廣大,大致來解釋用這十條來做詮釋。
在剛剛前面大致所提到的法用、果、因、智、教、義、境、業等等都跟方字同樣意義,法是軌則他是能持自性,故十皆法前面大致所提到的十種都是法的自性,因為法的自性就是所謂法體,法體既然是大,有十種大,法的自性也有十種大法的相也跟隨著有十種解釋,另外接著就是廣字,大方廣的廣字他有十種定義,廣者多也,用多繁興包無不盡說他的用途廣泛,沒有一樣東西沒有一件事物,不包含在他的義理當中,不能夠攝受的,即明一偏一切名之為大,一攝一切名之為廣,他可以攝受一切的法,他可以攝受一切的眾生,他也可以行一切的功能在十方國土,後面如果把方廣二個字合併起來解釋,倒數第三行他說,若合釋方廣二字,亦有十義:
第一廣依義,就是言教繁廣,為生依這部經他的教理非常的豐富,非常的廣泛,是一切眾生的依止。
第二廣說義,宣說廣大甚深法故,這個義理非常甚深而且廣大。
第三種他的用,可以拿來破除一切障礙,障就是煩惱、惑業。
第四個是超越無有諸法能比類,沒有任何一樣法能夠跟這個做比擬的。
第五個是廣治義,這個法可以拿來對治什麼?他說:具攝無邊對治之法為能治故,無邊對治之法在過去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說法當中,常常都是用一對一的傳授方式,也就是對治的方法,對於癡心重的人講因緣所生法,對瞋恨心重的人說慈悲的方法,這都是對治,但是如果說今天《華嚴經》這一部經他可以對治所有的法、對治所有的煩惱、對治所有的障礙,也就是說這一味藥他可以適合一切的眾生。
在剛剛前面大致所提到的法用、果、因、智、教、義、境、業等等都跟方字同樣意義,法是軌則他是能持自性,故十皆法前面大致所提到的十種都是法的自性,因為法的自性就是所謂法體,法體既然是大,有十種大,法的自性也有十種大法的相也跟隨著有十種解釋,另外接著就是廣字,大方廣的廣字他有十種定義,廣者多也,用多繁興包無不盡說他的用途廣泛,沒有一樣東西沒有一件事物,不包含在他的義理當中,不能夠攝受的,即明一偏一切名之為大,一攝一切名之為廣,他可以攝受一切的法,他可以攝受一切的眾生,他也可以行一切的功能在十方國土,後面如果把方廣二個字合併起來解釋,倒數第三行他說,若合釋方廣二字,亦有十義:
第一廣依義,就是言教繁廣,為生依這部經他的教理非常的豐富,非常的廣泛,是一切眾生的依止。
第二廣說義,宣說廣大甚深法故,這個義理非常甚深而且廣大。
第三種他的用,可以拿來破除一切障礙,障就是煩惱、惑業。
第四個是超越無有諸法能比類,沒有任何一樣法能夠跟這個做比擬的。
第五個是廣治義,這個法可以拿來對治什麼?他說:具攝無邊對治之法為能治故,無邊對治之法在過去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說法當中,常常都是用一對一的傳授方式,也就是對治的方法,對於癡心重的人講因緣所生法,對瞋恨心重的人說慈悲的方法,這都是對治,但是如果說今天《華嚴經》這一部經他可以對治所有的法、對治所有的煩惱、對治所有的障礙,也就是說這一味藥他可以適合一切的眾生。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