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行歎
從經文:諸波羅蜜悉已圓滿。這就是就他的行德來歎,諸波羅蜜下面就他的行德來歎,他的行有分為什麼?有自分因行德、有勝進果行德,還有二行無礙德,要解釋這三個段落,就行就德,諸波羅蜜已經圓滿,從他的自分跟勝進果行還有自利利他這三個方向,去觀察他的行德,去看是否已經圓滿。第一個看他的自利行圓,第二個看他的利他行滿,第三個還要證理位極,從這三個角度說,自利行要圓滿諸度,六度、十度、八萬四千多劫的積集,究盡事、理,故圓滿,圓滿十度波羅蜜乃至於八萬四千多劫,窮究所有的事、理無礙圓滿,另外還有說他的慧眼明徹,在這個地方他舉出了十個眼,這些菩薩在這個地方他第一個是諸行圓滿,第二個是他的慧眼明徹,慧眼指的是什麼?他有分五眼跟十眼來看,就五眼來看,五眼之中的慧眼是觀理,觀一切世間的理沒有異味都是平等的,說世間的道理只有一味是平等的,可是就〈離世間品〉來看他有十眼,但是這十眼當中同樣也有慧眼,慧眼的作用在見一切眾生諸根境界,前面五眼的慧眼是觀理這裡的慧眼是觀事,說眾生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境界,慧眼,在菩薩的慧眼都可以見到,我們可以感同身受,眾生的眼耳鼻舌身意是什麼樣的境界,這就是十眼當中的慧眼的作用。另外所有的三昧都要能夠具足清淨,接著利他行要具備圓滿,
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淺釋 part-64
張貼者: .. 於 上午8:07
標籤: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淺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