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0日 星期日

四、傳譯經過(1)

  譯者龍樹:(梵名Nagarjuna)音譯那伽閼剌樹那,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觀學派之創始人,又稱龍猛、龍勝,約為一、二世紀頃南印度婆羅門種姓出身。自幼聰穎,學四吠陀經、天文、地理、圖緯秘藏,及諸道術等,無不通曉。由於好奇心,曾與契友三人修得隱身術,後隱身至王宮侵凌女眷,不料事跡敗露,三友人竟為王所斬,僅龍樹一人幸免於難,以此事因緣,他感悟到愛欲乃是眾苦之本,即入山詣佛塔,並出家受戒。出家後,廣習三藏,然未能饜足。復至雪山(蔥嶺)遇一老比丘授以大乘經典,惟以雖知實義,未能通利。又以曾摧破外道論師之義,故生起邪慢之心,而自立新戒,著新衣,靜處於一水晶房中。其時,有大龍菩薩,見而愍之,故引他進入龍宮,授以無量的大乘經典,龍樹體得教理。當時南天竺國王信奉婆羅門教,且攻擊佛法,龍樹前往教化,使國王放棄婆羅門教信仰。
  此後大力弘法,又廣造大乘經典之注釋論疏,樹立了大乘教學之體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學說廣為傳佈全印度,他的著作極豐,如:《中論》、《十二門論》、《空七十論》、《迴諍論》、《六十頌如理論》、《大乘破有論》、《大智度論》、《十住毘婆沙論》、《大乘二十頌論》、《菩提資糧論》、《寶行王正論》、《因緣心論頌》、《菩提心離相論》、《福蓋正行所集經》,《讚法界頌》、《廣大發願頌》等;造論之多,世所罕見,所以有「千部論主」之美譽。後世人基於龍樹所著《中論》,而宣揚空觀之學派,稱為中觀派,並尊師為中觀派之祖。此外,又被尊稱為付法藏第十三祖,且於我國、日本、古來亦被尊為八宗之祖,於《大唐西域記》、《龍樹菩薩傳》、《法苑珠林》等著皆有關龍樹事蹟的記載。《華嚴經》為龍樹從龍宮誦出故稱為印度之第一祖。

  出處龍宮:龍宮中為何藏著經典?龍宮是龍王或龍神的住處,根據《海龍王經》卷三〈請佛品〉載,海龍王曾經到靈鷲山,聽佛陀說法,得信心歡喜,所以用神力化作宮殿,欲請佛至海中龍宮供養,又發願於現世佛法隱沒時,龍王將護持經卷所在的地方,成為佛法的守護神。蓋印度守財寶之蛇為那伽(Naga)即眼鏡蛇,亦譯作龍,但據印度古傳,那伽為人面蛇尾之半神,住於地下龍宮(梵Patala),以和修吉(梵Vasuki)為諸那伽之王。據《長阿含經》卷十九載,大海水之底有娑竭龍王之宮殿,《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三〈日藏分送使品〉載,此世界諸地中,各有龍王,於龍宮中護持地、水、風、樹、花、果等諸物稱為「世主」,又《正法念處經》卷十八〈畜生品〉載,大海中有名為戲樂之城,其中住有二種龍王,即世界之守護者,稱為法行龍王;世界之破壞者,稱為非法行龍王。 待續...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