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日 星期日

一、根本法輪之本義 (2)

  又於經中可見佛陀放光加持在會之大菩薩來讚歎布衍世尊成道之內容,僅於七會等妙覺法門中回應了普眼菩薩的詢問而說出十大三昧的名稱, 就令普賢菩薩來為大眾一一解釋, 還有對心王菩薩說了阿僧祇數量的功德及如來隨好光明。在經典中各會座之說法主及其說法內容如下:
  第一會  普賢菩薩   說如來依正法
  第二會  文殊菩薩   說十信法門
  第三會  法慧菩薩   說十住法門
  第四會  功德林菩薩  說十行法門
  第五會  金剛幢菩薩  說十迴向法門
  第六會  金剛藏菩薩  說十地法門
  第七會  如來     等覺、妙覺
  第八會  普賢菩薩   二千行門
  第九會  如來與善友  果法界  既然如此無說之說是表顯佛自內證境界,那麼此中之聽眾必定有其對機者,所以有文殊、普賢等大菩薩之出現,而此二位上首大菩薩,在澄觀之《三聖圓融觀門》中有所說明,二者在相同的立場是助佛弘化,在相融的境界中不外是佛的功德之具體說明,即大智與大行,在經中為仰承佛力而讚歎佛德之現身說法者。
  另外於經中處處可見有無量大菩薩眾俱,及〈入法界品〉中所註明五百聲聞之數,但在〈入法界品〉所出現的聲聞、緣覺為劣機之聽眾,於祇陀園林重閣講堂。會中如聾似啞,所謂:「有眼不識舍那身、有耳不聞圓頓教」,由此點可看出,《華嚴經》之教法幽遠高深,非二乘人等所能承受者。又其說法之地點時而於天上的世界,即表示學佛地位升進,與地上人群有別,其實無限之真理徧周於法界任何處所無不皆露其全相。待續...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