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樂聞正法心無倦故,其數無量,皆於大法深生信解,歡喜愛重,勤修不倦。我們第一天上課的時候幾乎坐不下,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少了差不多十分之一,第三次上課的時候就少了差不多,前面的位子空下來了,這些心都是心有疲倦,什麼原因不來呢?是不樂聞大法嗎?是不喜歡聽到大法,還是覺得這個實在是太難以接受,還是因為刮颱風的關係還是家裡淹了水,但是假如今天我們要修學一乘教法,真正就要像這些常隨眾一樣,不能有任何的原因,但是必須要有這麼多的原因,才能夠跟隨佛的腳步走個不停,才能夠心無疲厭。
第八、善能散滅我慢心故,也有這一類眾生,這一類眾生是誰?主風神,悉已精勤摧伏我慢及諸煩惱,還有阿修羅,阿修羅是非常有瞋恨心、我慢心的,最好鬥的,可是在這個地方出現的阿修羅,他卻是正好相反,為什麼?他一定要跟隨佛的腳步,要跟在佛的身邊,才能夠讓他的我慢跟瞋恨心不再起來,假如他稍稍離開佛遠一點馬上他的業習就又出現了。
第九、福、智已淨身周故,佛的福、智已淨,身周遍,這就是佛的入佛平等,入佛平等的境界,這一類就是指同生菩薩當中的二十位大菩薩,跟普賢菩薩在一起的,十種同普的名字以及海月光,海月光大明菩薩十位不同名字的大菩薩,他們的福德跟智慧都已經清淨圓滿,所謂在這裡福、智已淨,淨在這個地方,就是表示把一件事情做圓滿了,做完,做清淨了,這就是淨字,淨跟去實踐斷煩惱的工作是同樣同等的,假如煩惱惑業不能夠斷盡,也不能夠稱為清淨,所以福德跟智慧就是斷一分無明證一分真理,斷一分煩惱修一分福德,這都是相對的。
第十種原因他說同一法性善根大海之所生故,皆從如來善根海生。
同樣就是這二十位大菩薩,這講到今天,他們為什麼會出現在這個會場的原因有十種,第一個影響眾,在辨類這一項上面曾經提過了,第一個叫做影響眾,剛才我們已經講過了,有所謂的主,有所謂的伴,主、伴必須要圓融,有十佛剎微塵數的菩薩眾海雲集,這些都是影響眾,主就是說法的這一位成佛的世尊。第二是常隨眾,常隨眾剛才也跟大家提過了,就是像普賢、文殊,普賢在這裡做輔導作用,就是幫助佛來教化眾生來展現佛的行願,文殊在這裡表現佛的智慧,這二位都是他的助教,和正教授講話聽不懂程度太高,請助教來幫忙輔導,這就是輔翼眾的功能,另外還有常隨的四十二位法身大士,以及釋迦牟尼佛的常隨眾就是千二百五十人。第三類就是守護眾,道場神就是守護道場的,第四類嚴會眾主城神,主城神在裡面他在莊嚴道場,主城神皆於無量不思議劫嚴淨如來所居宮殿。供養眾有哪些?哪些是在這個地方做供養?皆於過去,值無量佛成就願力,廣興供養,道場神。待續...
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淺釋 part-49
張貼者: .. 於 凌晨1:34
標籤: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淺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