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末歸本法輪之同教:
「法華時」所說之會三歸一,攝末歸本法門,乃從「開權顯實」,「廢權立實」而言,此是有權可廢,意在顯實。「攝末歸本」法輪,可由同教之三種教相看出。所謂三種教相,在《法華玄義》卷一云:「教相為三,一、根性融不融相。二、化導始終不始終相。三、師弟遠近不遠近相。」如下說明:
根性融不融相
此乃同教對於所化的根機成熟、未成熟為刪提而判釋。在佛陀一代的人群中,眾生根性各有差別,故以誘導而攝持。認為《法華經》以外的諸教典,悉為導入「法華一佛乘」的輔實所施的前方便之粗教「?門」。如《法華玄義》卷一所云:「日光普照,高下悉均平,土圭測影,不縮不盈,若低頭,若小音,若散亂,若微善,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具如今經。」此開權顯實,究竟諸法實相的理論,佛陀四十多年,尚未顯露的本懷,直留至法華會上,才將三世諸佛出世的本懷,盡磬的流露出來。
化導始終不始終相
一代時教,無非是化導當機眾生,眾生必具根機的成熟,才能獲得隨自意真實的世界,故法華會,始說教化的淵源,二乘作佛的因緣,絕非是昨今之事,乃係由遙遠的往昔,所播下的種子而來,因為經此一段歷程,直至今日才能調熟而長育成就的,所以《法華經》為化導始終。如《法華玄義》卷一云:「此經明佛設教,元始巧為眾生,作頓、漸、不定,秘密種子,中間以頓、漸五味,調伏長養而成熟之,又以頓、漸五味而度脫之,並脫、並熟、並種,番番不息,大劫威猛,三世益物。」由此可知,佛化導眾生是三世益物,而非「本成跡化」,乃是根源於三千塵點劫前,大通智勝如來法華的覆講,故其時既圓聞大法,且已種下妙緣,生生世世教養培育成熟,導入法華而得解脫,顯明化導的始終為旨趣。
師弟遠近不遠近相
今世所示現的能化主釋迦牟尼佛,是菩提樹下成道的新佛,但是在法華會上,亦有「?門」和「本門」的開顯,認為佛陀在五百億塵點劫的往昔,是已經成道的古佛,而現在留跡印度的佛陀,是其示現之一而已。同時,諸大弟子也都是老早成就菩薩道,且專是內秘菩薩行,外現聲聞身的法身菩薩,為了輔助佛陀的化導,隨緣降世而來。如《法華玄義》卷一云:「又眾經咸云:道樹師實智始滿。起道樹始施權智,今經明師之權實,在道樹前久久已滿。諸經明二乘弟子,不得入實智,亦不能施權智,今經明弟子入實甚久,亦先解行權。又眾經,尚不論道樹之前,師之與弟近近權實,況復遠遠,今經明道樹之道,權實長遠,補處數世界,不知況其塵數。」
同教為闡明佛陀一代幽玄的教義,以「權」、「實」兩面剖析,顯「實」開「權」,由「權」證「實」,這與別教之「稱性極談」,相互輝映,終始相生,如一圓周,可見佛之說法,始終皆圓。
待續...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十二,本教與末教(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