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淺釋 part-72

  在過去佛陀時代說惡性比丘不能夠跟大眾和合,他用什麼方式來讓他折伏呢?往往很多人不受教化,不是你教訓他指責他的不是的時候,他就會推諉,說是什麼事情,因為什麼事情導致他今天做錯事,因為什麼人講錯話,因為什麼事造成他做錯事,把責任都推卸給別人,如果你有一天讓他自己去面對自己,也就是說在佛陀時代,他有一種所謂的梵天檀法,梵天檀就是一個僻靜的地方,好像關禁閉一樣,把一個獨立的空間把他關進去,讓他不會接觸到外界不跟任何人講話,這個方式就是讓他去面對自己,而且能夠檢討自己的過失,看看自己內心的煩惱是什麼,這種就是讓他去面壁思過,我們有的時候可以用這種方式去折伏,有的時候就是把他真正的煩惱,跟他的習氣找出來,甚至於能夠挖掘到他內心深處的動機,讓他能夠折伏,另外還有一類正好相反的就是應該要去攝受,攝受這一類的眾生他是弱者,對於柔弱的眾生,要能夠為他伸張正義要能夠適時的提出救濟,而且對於弱勢的一群往往他是被欺負的,往往他是有理無處伸,我們要能夠為他伸冤,要能夠支持他在後面給予他有利的協助,這種叫做攝受,今天經由佛法給他依靠之後,他自然而然他就會信仰寄託在佛法當中,所以這有所謂的,即應攝受者而攝受之,應折伏者而折伏之,菩薩在度化眾生的時候就有這二類。所以我們必須要三輪去攝化跟折伏眾生,在這個地方也就是利他行滿,同時他必須要證到什麼樣的果位?
       Ⅲ證理位極
  這個地方第一個解釋就是證理位極,就理性上來說他所證得的真理是最極端的,沒有什麼理論比這個更高深的,在這裡面有三個章節三個小節,第一個是證理法,第二個是證果法,第三個是證位,證得的階位是最高級的。
        ◎證理法
經云:入法界藏,智無差別。
  第一個證得理法,是用大智去證入平等的真法界藏,依照《佛性論》上面解釋,《佛性論》說要進入菩薩藏有五類:
  第一類叫做如來藏,說我們每一個人都具備有如來藏,可是它今天被煩惱所蓋覆,所以佛性常在我們的身,我們的心中,但是看不見,這種叫做在纏如來藏,但是它其實是具備無量的果德。
  第二個是自性清淨藏,雖然自性在煩惱,但是不被煩惱而染污,這種叫做自性清淨藏,也就是不失清淨的佛性。
  第三個叫做法身藏,就是果位功德就是法身藏,什麼時候才能夠得到法身藏呢?要到初住以上的菩薩,他才能夠得到法身的顯發而具備法身。
  第四個出世間上上藏,這要超過二乘的菩薩,所謂聲聞、緣覺以上的菩薩,才可以得到出離世間的上上藏。
  第五個也就是今天我們這些等覺位的菩薩,以普賢菩薩為首的,他們所證得的就是法界藏,法界是通一切的因,在修行階位當中有五十二個階位,在果就是佛果的境界。另外他可以持一切的世跟出世的染跟淨,一切的法,出世的有為法跟出出世的無為法,他都能夠包含,乘著法性,法界到底有多大?在這個世間宇宙萬事萬物沒有一件事情不具備法性,法性有多大,法界就有多大,有法之界是無有邊際的,法界藏也就是乘著法界性,它內涵一切恆沙性德所以又叫做藏,它含藏了一切像恆河沙一般,把恆河,佛經裡頭很喜歡用恆河沙,說恆河邊的沙,每一粒沙形容一個功德,可以算得出來一共有多少嗎?沒有辦法算,說恆河沙的性德都含藏在法界藏當中,不管他今天是外在一切眾生的染污境界,或者是佛菩薩的清淨世界,他都能夠包含無礙,這個是第一段證理位極。
待續...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