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進果行德
下面要講的就是他的勝進果,普賢這一類的菩薩他是等覺位,如果還要再進一步就是妙覺佛果了,妙覺是他追求的目標,就是下一個階位叫做勝進果行,在經中,從了達諸佛希有廣大祕密之境,善知一切佛平等法已踐如來普光明地,入於無量三昧海門。這裡一共有四個段落,我們一面要說的就是要得到果法,第二個要起果用。
◎得果法
Ⅰ入佛密境
經云:了達諸佛希有廣大秘密之境。
得到果法也就是說要進入佛的祕密境界。所謂佛的三業,佛的身、語、意都是秘密的,一般人見不到、看不到也沒有辦法進入,他的三業也不是一般的言語、顏色可以顯現,也不是我們的心量所能夠衡量的,佛的色身是沒有辦法去比擬他到底有多少,所以這個地方解釋,全法為身,講到佛的身是全法為身,說有多少法就有佛的身,所有的法都代表佛的身,這個身是秘密的,講到佛的聲音有他的遠有近,說佛的大弟子裡面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他要知道佛講話能夠傳達到多遠的地方,他沒有辦法去尋找,佛發出一句話叫目犍連去預測,說我現在這句話已經傳達到哪一個世界,以你的神通去猜測目犍連說他尋之無際,他沒有辦法去衡量,佛的聲音能夠傳達到多遠的地方,而這個智慧第一的身子他也無言以對,在〈入法界品〉裡面有所謂的舍利弗,也就是身子,身子他是佛的大弟子當中智慧第一,但是他今天在《華嚴經》的〈入法界品〉當中,他面對著佛他的眼睛看不見佛,所謂有眼不見舍那身,有耳不聞圓頓教,他也聽不見,也看不見佛跟菩薩的境界,對於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來說是無可奈何的,佛的聲音就好像天鼓,天空當中發出來的鼓聲,又好像空谷的迴響一樣沒有辦法去衝量,他到底有多大、有多廣,把他展開來是無量無數的經卷所在,如果要把他收起來就是一句話而已,說佛以一音演說眾生隨類各得解,至於佛的意業那更是甚深無礙,連等覺的菩薩尚不能知,妙覺的佛果就在〈不思議法品〉當中所提出來的。
Ⅱ入佛平等
經云:善知一切佛平等法。
從善知這個地方開始有二個定義,善知下面有入佛平等,入佛平等有二個意義,第一、入佛平等就是一切諸佛的體性平等,法身沒有二種也就是他的智慧平等,對於佛來說,他的功德德行是沒有所謂增也沒有所謂減,內用平等而且悲願是對眾生沒有差別。第二個是說佛所證的法是平等的,佛證得的法就是第一義諦沒有第二種,沒有第二種可以去分別的。
Ⅲ明得佛位
經云:已踐如來普光明地。
已踐下面就是明得佛位,他得到的佛位在《大乘同性經》上面,把佛位分為十個階段來說,雖然同樣是佛,可是他有不同的功能,他有十種名稱,鈔文上面有列出來,從第一、甚深難知廣明地;二、清淨身分威嚴不思議明德地;三、善明月幢實相海藏地;四、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五、火輪威藏明德地;六、虛空內清淨無垢燄光開相地;七、廣勝法界藏明界地;八、最勝普覺智藏能淨無垢無礙智通地;九、無邊億莊嚴回向照明地;十、毘盧遮那智海藏地。以上十地都是佛地,但是在這個地方他說,要能夠進入佛的普光明,普光明智,普光明地在〈十地品〉上面有所謂,每一地他所證得的智慧就叫做普光明智,十地,每一段經文都有他的果位,他的果位在什麼階位他都會說,此地菩薩,智慧光明,能令眾生乃至入於一切智智,餘智光明,無能如是,其他的智慧沒有像普光明智這樣,可以引導眾生進入一切智智。
Ⅳ證佛三昧
經云:入於無量三昧海門。
第四個是形容證佛的三昧,佛的三昧有非常多種,在〈十定品〉上面有說佛的三昧有十種大定,所謂三昧也就是正定不是邪定,成佛的時候一定會有一個定叫做海印,今天釋尊講《華嚴經》,他就是在海印三昧當中所說的,所謂海印,大海我想大家都見過,如果今天海,海面水的倒影,有一架飛機從上面飛過去,我們可以看見海水上面會映現出這一架飛機的樣子,像這樣子的作用叫做海印,今天海面就是形容佛的心,佛的心像海水一樣的清澈,任何事情都可以映現在這個海水的表面上,讓眾生都能夠看得見,尤其是大菩薩的境界,都能夠在海印三昧當中所顯現出來的,這不是一般眾生所能夠看得見的,這是海印三昧所透露出來,他三大阿僧祇劫修行的親身經歷。
◎起果用
經云:於一切處,皆隨現身,世法所行,悉同其事,總持廣大,集眾法海,辯才善巧,轉不退輪。
接著就是起果用,他證得的果德,既然已經得到果法就可以依照果法而起果用,起果用說,於一切處,皆隨現身,世法所行,悉同其事,總持廣大,集眾法海辯才善巧,轉不退輪,在這個地方也有三個段落,皆隨現身也就是佛的身業。
佛的身業在什麼地方現呢?佛的三業,第一個佛現佛的身業,世同事,佛可以跟任何的眾生在一起,跟他做同樣的事情去展現佛身,眾生在六道當中輪迴他為了要救度眾生,一樣可以到娑婆世界,六道,到地獄到餓鬼道,到畜生道當中,應以何身而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第二、佛的意業,總持大法,佛的意業可以總持一切法,總就是總一切法,持就是持一切意,這是佛的意業。第三、得佛語業,得到佛的語業他可以轉法輪,轉法輪能夠不退,三業不退,轉法輪不退,他有四種不退,第一種、稱理不退,他不會說今天講了之後,待會兒想想又說錯了,剛才我說的話現在再作修正,這個是稱理不退,只要說法是依理而說的,他絕對說了不會再改,稱理不退,無改說故,講過之後就一定算數因為佛是真實語。第二個、應機不退,無虛發故,佛要說法絕對不會找錯對象,不會找不投機的人來說法,弘法這個工作不是那麼容易的,佛他要用一音說法隨類各得解,眾生不管你今天是什麼樣的根機,你都能夠得到你的佛法利益,應機,隨著眾生的機感他就可以發出不同的語業。第三、利益不退,聽到佛說法的人,聞已必定,必定可以得到實益,絕對不會讓你白白坐在那個地方幾個小時,沒有辦法得到什麼樣的利益,就是聽到佛說法一定可以有所收穫。第四個、調伏不退,他想要折伏不管是天魔也好,外道也好,都不能隨便擾亂不能動搖佛的三業的教化工作,所以有四種不退。
因為就他的階位來說也有四種不退,第一種叫做信不退,信不退就像現在的眾生一樣,常常今天講好要皈依三寶要修行念佛,可是做個幾天他又不做了,碰到障礙的時候或是到寺廟裡頭來,師父講話大聲或是那個居士給你臉色看,馬上你又不想來共修了,所以信還是會退,對佛法的信仰會退,或是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他的家庭遭到變故,他的事業遭到障礙,甚至感情遇到風波他都會退道心,像這一種都是有退的,能夠真正做到信位不退要能夠修滿十千劫。
待續...
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淺釋 part-74
張貼者: .. 於 晚上10:07
標籤: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淺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