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千劫是無量劫的劫數,十千劫要做什麼樣的功德修行才能證得不退?就是修十種信心,在我們的大乘法裡面講到十種信心,在一乘教義裡面所提到的有十種心在信位,第一個、就是要修信心,信心要建立在對大乘的佛法上面,心裡沒有疑惑,聽到大乘佛法相信而且不會感到懷疑。
第二個、就是要精進,要培養精進心,精進表現就在我們的三業身、語、意上面去做十戒,而且遠離懈怠,定好了功課,強調自己大家要修什麼法門,一天要做多少功課就要做多少功課,不是一暴十寒,說一天捕魚,十天曬網,這樣的心絕對不叫精進,真正精進他是在三業並進,而且遠離懈怠的。
第三個、要建立念心,心裡面要想什麼呢?要憶念三寶,念念不忘,如果你的心裡面除了佛法僧以外,還有其他的妄想,那就不是念心,而且在心裡面常常要想,學佛三天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就到了天邊去了,心裡面就沒有佛沒有法、沒有僧,這樣的想像在,就是念心沒有建立。
第四個、就是要建立慧心,智慧的慧,慧是用來做什麼?就是用來讓我們區別什麼是邪,什麼是正,對於任何世間萬事萬物以及佛法他不起惡見,不會產生邪知邪見。
第五個、就是定心,心能湛寂離於散亂,定就是心要像海水一樣的澄湛,而且寂靜不動沒有散亂心,沒有妄念。
第六個、就是培養施,布施的施,施心,布施最起碼要先能夠做到財布施、法布施,而且這二個是來對治我們的慳貪的煩惱,假如一個人能夠遠離慳貪去做布施的話,他就能夠建立施心,不是自私的私,而是布施的施,利用財法二種施可以遠離慳貪這樣的煩惱。
第七個、是戒心,就是住在清淨的戒律上面,要能夠做到三業沒有過失,當然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有的時候還是會不小心的去違犯,講錯話,做錯事,但是要時時警覺,不怕做錯事只怕做錯了不知道,而且最怕的就是沒有慚愧心,做錯了以後還自圓其說甚至怪罪於別人,這種三業是常常會惡性循環在那個地方,不斷的在做,造作惡業,很多人就是一邊在做修行一邊在造惡業,所以他所修的都是有漏的人天的福報。
第八個、就是護心也就是要護持正法,同時還要護持其他的,我們剛才所說的信心、精進心、念心、慧心、定心,還有施心、戒心、護心、願心還有迴向心,護心當然就是要護持正法護持三寶。
第九種、就是願心,所發的願就是四弘誓願,所謂四弘誓願,我們從最初的皈依三寶開始就講過,師父帶我們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無量心是盡未來際的,而且是廣大的弘願,所以叫做四弘誓願,這是盡未來際一直到我們成佛,都還要繼續不斷的去做。
第十種、就是迴向心,將我們所修的一切的善報要迴向,唯一的目標就是迴向佛國菩提,這是我們學佛的目的,學佛不是只有希望將來去西方、到東方,還是到其他那一個淨土,去到淨土事實上只是一個方便的手段,他不是最後的結果,就算你今天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得到無生法忍了,你還是一樣要經過二個大阿僧祇劫,要回入娑婆度眾生,度眾生也不是用大菩薩的身形來度,還是要以人的身分跟眾生同事,要能夠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要報父母恩同樣還是要到娑婆世間來,尋找你過去的生生父母跟他們一起,如果他今天生到外道家你也要生到外道家,然後正信出家之後再去度你的父母,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假如你今生犯了殺業,雖然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要回入娑婆來解冤釋結,你同樣還是要重罪輕罰去酬償這個冤業,要去受報,不是到了西方就什麼事情都一筆勾消了,所謂帶業往生那是念佛淨土的淨業,而不是帶著業障去,也不是到了西方以後什麼業都沒有了,也不是去了以後馬上就能夠成佛,只是經過上品上生馬上能夠花開見佛,能夠悟得無生法忍,這只是一個初地的果位而已,另外初地到八地還要第二個大阿僧祇劫,八地到佛還要第三個大阿僧祇劫,所以不要打如意算盤,每個人都想躲到淨土去,娑婆世界的眾生到底又由誰來度?我們無量劫來所有的因果應該由誰去酬求償?這一點我們要能夠建立迴向心,將所有修行的功德善根都要迴向到佛果菩提。
事實上前面所提到這十種心都是以信為主,把這十種信心修滿了之後,經過十千劫就能夠證得不退,第一個不退就是信不退,也就是登上了初住位的菩薩,初住位的菩薩就是第一個階位,不再退到凡夫的境界。
第二個階段叫做位不退,位不退是在十住位的第七個階位,也就是不退住,不退是不墮入到聲聞跟辟支佛地,所謂不墮入二乘也就是不墮入小乘,不忘失大乘菩薩心,佛菩薩修行的過程當中經歷十地的階位,常常都要防範自己,不小心起了自私的自我解脫的出世心,在三地菩薩發光地主修禪定,他可以證得偏空涅槃,如果他發了一念小乘心,他就很可能墮入到偏空涅槃,很可能墮入聲聞果位,所以我們看十地經文裡面,常常有所謂的護小乘行跟護煩惱行,也就是不起微細的煩惱斷十種粗重的煩惱,同時不起小乘心要堅持大乘,要與眾生同在,不捨眾生。
待續...
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淺釋 part-75
張貼者: .. 於 晚上10:26
標籤: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淺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