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中轉時中,猶有所謂性宗者。此宗以融會空有為要旨。因以外在之事相觀之,雖相似而有,實則其性本空,是謂即有而空;其性雖空,不礙幻相之存在,是謂即空而有。即有而空,故非常;即空而有,故非斷。非
斷、非常,適合中道。是謂雙照空有,在五教中名為終教。終者,對始教之始而言。以徧明空有為大乘之初門;雙照空有,方是大乘之終極。《楞嚴經》云:「離即離非,是即非即。」所以法性宗之教材以《楞嚴經》、《起信論》等為其代表。
後轉時中特為一類根性猛利、性喜超脫名相、離言求證之學生,直指當人現前一念心性,直下承當。此心全體是佛,更莫外求;求亦不得,得亦非真。一旦桶底脫落,則與三世諸佛、歷代祖師平等、平等。《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著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讀此,於本宗之大概可以想見。在教義上是以性奪相,則相泯而非有;以相奪性,則性隱而非空。互奪互泯,則為雙遮空有之頓教。以般若之大部份及《維摩》、《圓覺經》等為其教材。
第三、日沒還照時:日沒還照,《華嚴經》〈如來出現品〉無此明文。惟末後一期之教法,相似於法華。華嚴會上之聽眾,皆為已證法身之大士。《華嚴經》之內容是教諸菩薩即身而證窮法界、究竟成佛之法門。故比喻說教者如初出之日光,受教者如須彌山等諸大山王。末後一期之佛法,如《法華經》於有學、無學諸聲聞弟子,一一皆授記成佛。《涅槃經》更表示無住處大般涅槃,為學佛者最高之造詣。因此,賢首國師將末後一期之佛教比如太陽落時。到達地平線以下,陽光上射,還照高山,與佛初成正覺所說之教法獨被上根眾生,初無二致。此最後一期之佛教,當以法華、涅槃為代表。在五教中以華嚴、法華同為圓教,但華嚴為別圓,法華為同圓,與天臺宗以華嚴為帶別兼圓、法華為純圓獨妙,抑揚之間,彼此大有不同。
其實,一經中容有多教,一教中容有多經。經論淺、深、先、後之次序,決不能如小學、中學、大學之課本,於教材之編制,高下有截然之不同。判教者祗就其發心之大小、斷惑之多少、說理之淺深、空、有、性、相之次第、依正莊嚴之繁簡,作有方法之整理。總以成佛為最高、亦最後之歸宿。初成正覺所演華嚴,依正莊嚴重重無盡,正是佛果境界,因此稱為根本法輪。次以眾生根鈍,於佛果德不能接受,因而於一乘法分別說三。因此轉照時中之三乘法門,稱為依本起末法輪。時經四十餘年,已受長期訓練,程度成熟,所以於法華會上開三乘而顯一乘,會三乘而同歸一乘,普皆授記成佛。是為攝末歸本法輪。
一大藏教浩如煙海,初學佛者難得門徑。如以教儀研究下手處,於求知、求證兩得其宜。如確認某經定為某宗,則刻舟求劍,不知判教之意義矣。謹列一表如下:
五 教
五教是依佛經所詮法義的淺深,把佛一代所說教相分為五類,如《華嚴一乘教義章》說:「就法分教,教有五類。」又《華嚴經探玄記》說:「以義分教,教類有五。此約義分,非約時事。」五教的分類是: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內分相始教和空始教)三、大乘終教,四、大乘頓教,五、一乘圓教。
五教判當以法藏為一宗之大成者,因其整備組織體系,以所信仰之理論為基礎,以明瞭整個佛教的層次,在《五教章》卷第一(大正45.481b )可見其努力的傾向,先列舉「古今立教之十師說」為其龜鑑。法藏以南三北七諸師中,南岳慧思禪師及天台智者大師設立四種教,唯舉出藏、通、別、圓之化法四教,未顧及五時判,又化儀四教判,為華嚴教判之性格相近,因化儀外表的形態比化法的內在涵義更重要;然後又敘述自己,設教之特色及用意週到之處。
若論五教判之根據,即初祖杜順之五教止觀,作為論理體系之根本,即觀門之順序,《五教止觀》(大正45.509a )之開始說有:〈法有我無門〉(小乘教);〈生即無生門〉(大乘始教);〈事理圓融門〉(大乘終教);〈語觀雙絕門〉(大乘頓教);〈華嚴三昧門〉(一乘圓教);另一助力於二祖智儼,但仍未能明確表示五教之名目,唯在《孔目章》卷第三、〈十地章〉(大正45.560b )所說五乘之觀說:「言五乘者,人、天等為一,謂人天乘。聲聞、緣覺共為一,謂小乘。漸教所為為一,謂漸悟乘。頓教所為為一,謂頓悟乘。一乘為一,謂究竟乘。」此是實踐修行淺深、層次之說明。從智儼之實踐的立場看有關之成佛論。因為了解整個佛教是以如來之一大善巧方便攝化眾生,次第展開,為此考慮其中至少有四種基本相對:即大、小相對,三、一相對,漸、頓相對,成、不成相對。他首先從佛教之普通概念,縱望整個佛教有大乘與小乘之對立,進而見到大乘中有三乘與一乘之對立。於三乘中又分漸教、頓教之區別。認為漸教中又有一切皆成佛和一分不成佛之說。而且其最根底是以華嚴之無盡一乘,包容全佛教即同教之立場,進而意圖使華嚴成為一乘教義最高之基準,即別教之立場。
待續...
斷、非常,適合中道。是謂雙照空有,在五教中名為終教。終者,對始教之始而言。以徧明空有為大乘之初門;雙照空有,方是大乘之終極。《楞嚴經》云:「離即離非,是即非即。」所以法性宗之教材以《楞嚴經》、《起信論》等為其代表。
後轉時中特為一類根性猛利、性喜超脫名相、離言求證之學生,直指當人現前一念心性,直下承當。此心全體是佛,更莫外求;求亦不得,得亦非真。一旦桶底脫落,則與三世諸佛、歷代祖師平等、平等。《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著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讀此,於本宗之大概可以想見。在教義上是以性奪相,則相泯而非有;以相奪性,則性隱而非空。互奪互泯,則為雙遮空有之頓教。以般若之大部份及《維摩》、《圓覺經》等為其教材。
第三、日沒還照時:日沒還照,《華嚴經》〈如來出現品〉無此明文。惟末後一期之教法,相似於法華。華嚴會上之聽眾,皆為已證法身之大士。《華嚴經》之內容是教諸菩薩即身而證窮法界、究竟成佛之法門。故比喻說教者如初出之日光,受教者如須彌山等諸大山王。末後一期之佛法,如《法華經》於有學、無學諸聲聞弟子,一一皆授記成佛。《涅槃經》更表示無住處大般涅槃,為學佛者最高之造詣。因此,賢首國師將末後一期之佛教比如太陽落時。到達地平線以下,陽光上射,還照高山,與佛初成正覺所說之教法獨被上根眾生,初無二致。此最後一期之佛教,當以法華、涅槃為代表。在五教中以華嚴、法華同為圓教,但華嚴為別圓,法華為同圓,與天臺宗以華嚴為帶別兼圓、法華為純圓獨妙,抑揚之間,彼此大有不同。
其實,一經中容有多教,一教中容有多經。經論淺、深、先、後之次序,決不能如小學、中學、大學之課本,於教材之編制,高下有截然之不同。判教者祗就其發心之大小、斷惑之多少、說理之淺深、空、有、性、相之次第、依正莊嚴之繁簡,作有方法之整理。總以成佛為最高、亦最後之歸宿。初成正覺所演華嚴,依正莊嚴重重無盡,正是佛果境界,因此稱為根本法輪。次以眾生根鈍,於佛果德不能接受,因而於一乘法分別說三。因此轉照時中之三乘法門,稱為依本起末法輪。時經四十餘年,已受長期訓練,程度成熟,所以於法華會上開三乘而顯一乘,會三乘而同歸一乘,普皆授記成佛。是為攝末歸本法輪。
一大藏教浩如煙海,初學佛者難得門徑。如以教儀研究下手處,於求知、求證兩得其宜。如確認某經定為某宗,則刻舟求劍,不知判教之意義矣。謹列一表如下:
五 教
五教是依佛經所詮法義的淺深,把佛一代所說教相分為五類,如《華嚴一乘教義章》說:「就法分教,教有五類。」又《華嚴經探玄記》說:「以義分教,教類有五。此約義分,非約時事。」五教的分類是: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內分相始教和空始教)三、大乘終教,四、大乘頓教,五、一乘圓教。
五教判當以法藏為一宗之大成者,因其整備組織體系,以所信仰之理論為基礎,以明瞭整個佛教的層次,在《五教章》卷第一(大正45.481b )可見其努力的傾向,先列舉「古今立教之十師說」為其龜鑑。法藏以南三北七諸師中,南岳慧思禪師及天台智者大師設立四種教,唯舉出藏、通、別、圓之化法四教,未顧及五時判,又化儀四教判,為華嚴教判之性格相近,因化儀外表的形態比化法的內在涵義更重要;然後又敘述自己,設教之特色及用意週到之處。
若論五教判之根據,即初祖杜順之五教止觀,作為論理體系之根本,即觀門之順序,《五教止觀》(大正45.509a )之開始說有:〈法有我無門〉(小乘教);〈生即無生門〉(大乘始教);〈事理圓融門〉(大乘終教);〈語觀雙絕門〉(大乘頓教);〈華嚴三昧門〉(一乘圓教);另一助力於二祖智儼,但仍未能明確表示五教之名目,唯在《孔目章》卷第三、〈十地章〉(大正45.560b )所說五乘之觀說:「言五乘者,人、天等為一,謂人天乘。聲聞、緣覺共為一,謂小乘。漸教所為為一,謂漸悟乘。頓教所為為一,謂頓悟乘。一乘為一,謂究竟乘。」此是實踐修行淺深、層次之說明。從智儼之實踐的立場看有關之成佛論。因為了解整個佛教是以如來之一大善巧方便攝化眾生,次第展開,為此考慮其中至少有四種基本相對:即大、小相對,三、一相對,漸、頓相對,成、不成相對。他首先從佛教之普通概念,縱望整個佛教有大乘與小乘之對立,進而見到大乘中有三乘與一乘之對立。於三乘中又分漸教、頓教之區別。認為漸教中又有一切皆成佛和一分不成佛之說。而且其最根底是以華嚴之無盡一乘,包容全佛教即同教之立場,進而意圖使華嚴成為一乘教義最高之基準,即別教之立場。
待續...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