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跟大家說的是〈如來現相品〉當中,如來所現五種瑞相中「偈聲命召」的這一科。如來在放光之後,又從這個光明當中說偈來透露此光的放光主是佛,用十首偈頌去宣說他的十個名號,接著現在所要說的這首偈是頌「天人師」。什麼叫做「天人師」?我們看《疏鈔》上面解釋「天人師」:「言天人師者,師謂軌範,說五乘教,利益眾生故,即導軌眾生號。」這是說面對眾生,佛是依照五乘教去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在人、天當中,他是唯一的導師,所有智慧都圓滿的天人師。除了佛可以做為天人師以外,其他的世間人是沒有辦法真正稱為所謂的天人師的。我們常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每一件事情,我們都抱著學習的態度,很謙虛的去向人家學習,把任何人都當作是老師一樣的看待。「師者」,要能夠「傳道、授業、解惑」,這是「師」的定義。可是在這個地方要真正做到天人師,不管是世間法跟出世間法,都要能夠教導眾生的人,才可以稱做「天人師」。如果他沒有具備佛的十力圓滿,是沒有辦法做的。
十方佛子等剎塵 悉共歡喜而來集
已雨諸雲為供養 今在佛前專覲仰
這一頌是說明「眾海已集,引例勸歸」,頌文云「十方佛子等剎塵,悉共歡喜而來集,已雨諸雲為供養,今在佛前專覲仰。」十方的佛子,已有佛剎微塵數這麼多,都發起了歡喜心一起集合到現場,展現他們的誠意來修供養。而他們所供養的對象,這位應供者就是佛。他能夠堪受人天供養,所以稱他為「應供」,這是佛的另一個名號。當我們聽到有人講「應供」,不要就以為說是去參加齋僧大會的那種「應供」,這個「應供」是佛的名號。「在佛前專覲仰」,這個覲仰是在表現我們的誠懇跟尊敬瞻養的心意。就是用供養具來供,但是在這裡的十佛剎微塵數的佛子,他們是讓這些供養具像雨一樣的下下來,像雲一樣多的供養。
2008年7月5日 星期六
華嚴經講錄 --- 如來出現品第二 part 1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