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5日 星期六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淺釋 part-4

   時第三個講到他的用有多大,他說業用周普,業用周普像他的體一樣遍一切處的,而且提到遍字跟廣字是一樣的定義的,佛所說的經當然是我們成佛的依止,曾經有一個問難,在這個疏鈔他說《南經》〈四相品〉,《南經》這就是指《南傳藏經》當中的〈四相品〉曾經有一段經文說迦葉問佛說:佛自己講的我已久度煩惱大海,若佛已度煩惱海者,何緣復納耶輸陀羅生羅睺羅?以是因緣,當知如來未度煩惱諸結大海,唯願如來說其因緣。這一段經文就是對佛的修證產生了懷疑,說佛既然已經斷盡了所有的煩惱了,他也能夠幫助我們脫離煩惱的解脫之道,但是如果今天他是一個這樣子程度的人,他為什麼還會跟耶輸陀羅結為夫妻,甚至於生下羅睺羅這個孩子?用這個問題來問難佛陀。佛就告訴迦葉他說:汝不應言:如來久度煩惱大海,何緣復納耶輸陀羅生羅睺羅?以是因緣如來未度煩惱大海,你不能夠因為這樣子的一個事實,就來批評說我不是一個已經解脫煩惱的人,善男子!是大涅槃能建大義,汝等今當至心諦聽廣為人說,莫生驚疑!對於菩薩所住的涅槃境界是不容懷疑的,就好像有一個菩薩摩訶薩住在大涅槃,須彌山王如是高廣悉能取令入於芥子,其諸眾生依須彌住者亦不迫迮,如果有一個有修有證的大菩薩,住在大涅槃境界當中,他可以把須彌山這樣高廣的一座高山,把它收納在一個芥子當中,住在須彌山的眾生他不會感覺到迫迮,迮字就是狹窄的意思,他不會有這樣子的感覺,如本無異,唯應度者見是菩薩以須彌山內芥子中,復還安置本所住處,把須彌山再從芥子當中再拿出來,這些眾生他也不會有所感覺,這是菩薩的境界不是一般眾生所能了解的,因為什麼?他有一句結語,他說結云: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則能示現種種無量神通變化,是故名曰大般涅槃,是菩薩摩訶薩所,可示現如是無量神通變化,一切眾生無能測量,這個境界是菩薩修證到進住到大涅槃的境界當中,所能展現的神通變化,不是一般的凡夫眾生所能夠了解的,你現在不能夠以我曾經娶妻生子這一件事情就來斷定說,汝今云何能知如來習近愛欲生羅羅?善男子!我已久住是大涅槃種種示現神通變化,就我今天曾經跟耶輸陀羅結婚生下羅睺羅這件事實來說,也是我在修學佛法,示現涅槃的八相成道當中的一種示現,一種神通變化,對我的涅槃境界來說是毫無損傷的,這樣來展現是他的體用。
  
  佛菩薩要示現在世間,他所展現出來的方便善巧,甚至於種種神通變化都不是我們一般的眾生所能夠體會的,就連大迦葉尊者這樣子的一位大弟子,都會提出這樣子的問題,過去小乘行者他當然不能了解所謂大方廣體相用之間的變化的微妙性,甚至於還不知道什麼叫做緣起性空,重重無盡的無礙境界,在這個地方舉出這樣子的例子,是來顯示佛展現出來的體用的廣大。
<待續> ....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