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淺釋 part-26

們曾經講到成等正覺的時候,他必須要具備三身跟四智才能夠稱為成等正覺,成正覺在教主難思這一項說,佛能夠稱為始成正覺,他具備有十種無盡法界身雲於法界成正覺,這不是一般權巧的應身,不是在菩提樹下釋迦牟尼佛八十歲入涅槃的那個化身,那個權應身,而是十種身雲的功德於法界成正覺的菩提身也就是成佛的智慧,也就是開悟成正覺,正字就是離開一切顛倒,而且是至極的正覺叫做最正覺,獲得最正覺也就叫做成這是他的成相,凡夫不能稱為成正覺,凡夫因為倒惑,佛覺重昏,二乘雖然覺但是不能稱為正覺,二乘只知道法有不知道法空,但是悟得我空而不知我有,因為小乘聖者主要修行目的,是為了要要求解脫生死厭離生死,所以他知道要進入涅槃他不覺得眾生應該要去化度,這種顛倒他還沒有去除所以不能稱為正覺也不能稱為最正覺,這是就佛來說要去除顛倒,菩薩就是了生死本空所以他不厭離生死,他可以化度眾生為主要的事業以致成佛,要離開這些顛倒就佛來說,佛是已經出離了最微細的煩惱,因為有二種障會出現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他會障大菩提跟大涅槃一個是現行,一個是種子,一個是習氣,習氣種子是較微細的,現行煩惱是較粗重的,這些佛都已經斷盡了,而且這二種障會障礙菩提跟大涅槃,就斷煩惱障才能顯現涅槃,現在我們說成正覺就是顯示他破除了所有的微細煩惱以及習氣種子證得涅槃,就字彙的層面來說,以如量智達俗,入三世如理智證真,名悉平等如理智跟如量智,如量智就是了解俗諦,如理智是無分別智而證入真如。一切名悉平等證得無差別的境界,佛的智慧是無差別的,就佛成佛的過程當中,他必須要具備三身四智的成就,他才能夠顯現他的依報跟正報的莊嚴,就所謂的三身四智,四智就是所謂大圓鏡智還有平等性智、 待續...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