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報上來說這是眾生的性海,而在依報,就是所有的這個微塵,所有的世界海,菩薩自己等於是證入了真性,所以他對於正報跟依報的世界安立,都可以塵塵攝入,同時還可以「塵含廣剎」,在這一項裡,經文說「彼一一塵中,皆有十佛世界微塵數諸廣大剎」,每一個塵中、每一個微塵,都有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廣大剎。而佛剎中有眾生當然也就有如來,所以,第五項說「剎有如來」,經文說「一一剎中,皆有三世諸佛世尊」,每一個佛剎都有三世諸佛如來。第六項再回過頭來,從菩薩的毛孔光明當中,看到「菩薩往供」,用供養具來供養,說:「此諸菩薩,悉能徧往親近供養」,這是第六項所可以看見的內容。
於念念中,以夢自在,示現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念念中,以示現一切諸天沒生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念念中,以說一切菩薩行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念念中,以普震動一切剎歎佛功德神變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念念中,以嚴淨一切佛國土、顯示一切大願海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念念中,以普攝一切眾生言辭佛音聲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念念中,以能雨一切佛法雲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念念中,以光明普照十方國土周徧法界示現神變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念念中,以普現佛身充徧法界一切如來解脫力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念念中,以普賢菩薩建立一切眾會道場海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
如是普遍一切法界,隨眾生心,悉令開悟。念念中,一一國土,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墮惡道者永離其苦,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住邪定者入正定聚,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隨其所樂生於天上,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安住聲聞辟支佛地,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事善知識具眾福行,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發於無上菩提之心,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趣於菩薩不退轉地,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得淨智眼見於如來所見一切諸平等法,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安住諸力諸願海中以無盡智而為方便淨諸佛國,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皆得安住毘盧遮那廣大願海,生如來家。
第七「助佛揚化」,這些菩薩大眾在毛孔的光明相當中做甚麼事呢?他是在幫助佛來弘揚佛法、教化眾生。從第七項開始就比較複雜了,菩薩教化眾生的法門非常非常的多,教化的眾生當然是不在少數,而且菩薩在念念當中都在教化眾生,都在助佛揚化。經文說:「於念念中,以夢自在,示現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這是第一項。第一個法門在這個地方開始跟下一個段落可以作對照,所以有上文跟下文,先是一邊於念念中示現法門,然後,真正幫助眾生得到某一種程度的開曉。第一個念念以夢自在示現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的眾生。然後我們看到經文說:「念念中,一一國土,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墮惡道者,永離其苦」。所以,我們看前面這個先以夢覺,好像眾生都在睡夢當中,渾渾噩噩的都沒有警覺,那就是隨著業力流轉,起惑造業,然後再去造惡,造惡之後呢?他就會墮落,墮落就要受報,菩薩們在念念當中去開覺眾生,在夢中顯現自在示現法門,讓這些眾生不會因為墮入惡道當中而受苦。所以,在經文說「眾生墮惡道者,永離其苦」,也許沒有辦法完全阻止眾生都不去造惡業,如果要讓已經墮惡道的人免於受苦,等於是一個補救的工作,照顧惡道眾生,在這裡上下是一對的。
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華嚴經講錄 --- 如來出現品第二 part 28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