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跟大家講解〈如來現相品〉中的第五項「白毫出眾」這一項所展現的意義在什麼地方?從經本第兩百一十一頁上面第三行說一切法勝音菩薩從如來的白毫相中出現,出現的目的,按照《華嚴經疏鈔》上面所說,「白毫出眾」是表示唯有佛才能夠開演這個教法,所以,從佛的眉間白毫相光中有一位菩薩出現,名字叫一切法勝音,也就是說,佛所說的一切教法是圓滿無礙的,因此用「法勝音」來形容。所謂圓滿的教法開演出來,這是表教;菩薩出現了當然有他所必須扮演的角色,所以,法勝音菩薩就坐在蓮華臺上展現他的莊嚴相,其他在場的菩薩大眾一一各坐在蓮華鬚上,菩薩在程度上面還是有差別的,好比說有些人在講台上,有些人是坐在課桌椅上聽講,就是老師跟學生的差別。
菩薩可以坐在蓮華臺上,單指這些蓮臺可能就有很多種不同的顏色,到佛國淨土,或者佛菩薩要來接引眾生的時候,手上所捧著的蓮臺,顏色不一樣也是代表著不同的程度。所以,坐在蓮臺上必定有他的表法,肯定這一定已經是得到佛授記的菩薩,才能夠坐在蓮臺上,其他等待要成佛的菩薩,就坐在蓮華鬚上。當然我們也沒有很近的去看蓮華是不是有鬚?它不是花瓣,也不是蓮子,它是在花瓣當中,類似一種很微細的鬢角一樣,可以坐著,菩薩坐在上面是次第而坐,有他的先後次序,以教法來說,就是他說法的順序,也是有他的次第。
從第一句「了深法界,生大歡喜」,這是指第一歡喜地菩薩,修布施行得到真歡喜。第二「入佛所行」,這是第二地修持戒行的離垢地菩薩所行的。第三是修忍辱,說「智無疑滯,入不可測佛法身海。」這是第三地的菩薩修忍辱行,著重在多聞薰習上面,所以,可以入法身海。
接著說「彰其德業」,在這一個階段說法勝音菩薩要顯現他的德業,所展現的是他的教。他所要說的教有多深?有十句是要表示他的程度。這十句是配合十地菩薩階位的功德來做的。從經文「了深法界,生大歡喜……」開始,後面的一段經文,全部都是在敘述十地階位菩薩的功德跟他的智慧層面、福德層面以及他的修行內容。我們一一來看。 「了深法界,生大歡喜」在這個地方所要說明的是什麼?就字面上來看,一切法勝音菩薩已經真正證得了所謂十地中初地的智慧,得到了初地菩薩的智慧,斷了初地的重障,證得了他所證得的真如。十地菩薩,每一地的菩薩都要斷一個很重的障礙,同時,他要證得十種不同的真如境界。最初的歡喜地菩薩是證得人法二空,我們看科文表解八十四頁上面右上角,歡喜地菩薩,有所謂的斷障、證理、成行、得果,這地方開始後面十地菩薩,每一地都要斷一個重障,證一個真理,這部份就是他所證得的智慧跟真如,真如境界,同時在成行的部份,每一地的菩薩行十度波羅蜜,例如:歡喜地修布施。布施到達圓滿,在歡喜地。
2008年8月2日 星期六
華嚴經講錄 --- 如來出現品第二 part 38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