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個修行人今天不能斷這三種心,就沒有辦法接受一滴水的供養,連一滴水,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三心未了,滴水難消,這三心就是過去心、現在心跟未來心,假如你的心裡面常常還有這三種心,這就是垢習未亡,這種就不能夠聚集所有的三世福德,這還是凡夫的心量,在凡夫的心量當中有所謂的過去、現在跟未來,昨天發生的事情今天還耿耿於懷,這種叫做過去心有所得,一直活在過去,未來的事情還沒有發生一天到晚在煩惱,明天我怎麼辦後天要考試該如何,像這些都是三心未了,在佛來說,這些都沒有了,他通通沒有了,如果真正能夠做到這個程度才真正叫做無漏,無漏才能夠把所有的福德智慧積聚起來,假如有三心的分別,所修的都是人天善業,這些都是一邊在修行一邊在造業,像這樣的情況,他不能夠成就佛的第三個福德身。
(4)隨意受生
經云:而恆示生諸佛國土。
第四種身叫做意生身,經文就是一句而恆示生諸佛國土。他的解釋就是隨意受生,隨什麼意呢?隨他意、隨自意有二種解釋,隨他意,他是指誰?是眾生,隨著眾生的需要,哪裡需要有佛就去哪裡受生,隨自意上面的解釋說能無不生,沒有哪一個地方佛沒有辦法去受生的,這個叫做隨自意,也就是隨意自在受生示現諸佛國土,這是以要具備了慈悲跟般若這二種主要的因素,才能夠跟眾生感而遂通,窮未來際,要不然沒有辦法了解到眾生是否需要你去下生,好比我們現在說,彌勒要下生釋迦已經入涅槃了,到彌勒要下生的時候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今天要感得彌勒下生,要用什麼方式才能感得彌勒能夠早日下生? 待續...
2008年8月7日 星期四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淺釋 part-39
張貼者: .. 於 凌晨12:03
標籤: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淺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