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5日 星期二

華嚴經講錄 --- 如來出現品第二 part 42

  第七、疏文說「功用已終,故佛與力。」這是方便行,經文說:「十方諸佛共與其力。」七地菩薩又叫做遠行地,修行到了第七地事實上已經經過兩個大阿僧衹劫了,所以他稱遠行,也就是他行菩薩道行得非常非常久遠了。他說「功用已終」,就是說他不需要再去任運造作,而可以隨著他的自在力跟智慧業用,就能夠自然而然去行方便,也就是無功用行,不需要再造作什麼功用,他自然就可以行他所要做的度眾生的事業。所以,到了第七遠行地,表示他有兩個大阿僧衹劫的修行鍛鍊之後,已經可以成就所謂的無功用行。他的無功用行,在科文表解一百零二頁第二個段落,說他「修行無功用行,治前有功用障」,這是他修方便波羅蜜,成就方便來調伏眾生,就是用這個無功用行。這是方便波羅蜜的修行內容。
  第八句是「令普安住一切三昧」。第八地菩薩的境界我們知道是不動地。疏文說:「無生無動,住三昧心。」所謂無生,真正講起來應該說是因為八地菩薩他是真正得到無生法忍了。我們看科文表解一百零四頁第二項,說「得淨忍分」下面就是說明「正明無生法忍」,還有第二項「明無生忍淨」,再一次去解釋得到無生法忍的忍字到底是什麼意思。所以,不動地就是所謂沒有分別心、沒有動亂的行為,才稱他為不動地。他是以願波羅蜜成就圓滿修行的,因此他說「安住一切三昧」,就是他的無生法忍的境界。
  第九句說:「盡未來劫,常見諸佛無邊法界功德海身」,這是說第九善慧地菩薩。疏文說:「九為法師,見無邊法。」就是在說九地菩薩成就的法師方便。我們看科文表解一百零六頁善慧地,有:一、法師方便成就,二、智成就,三、入行成就,第四、說法成就。在一百零七頁的地方有「別顯說成」,是說他智慧層面的成就,還有口業成就,以及法師自在成就。善慧地的菩薩專門為眾生說法,因為他觀察眾生有非常多的煩惱,好像濃密的森林,他要用說法來解除眾生的煩惱,這裡強調見無邊法,是說法成就。待續...

0 意見: